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培养国际化人才
- 來源:
- 中国教育报
- 最后修訂:
- 2022/10/27 9:56:24
摘要: 培养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是全面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内在议题,是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创新优化高等教育育人模式的时代需要,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对于推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以下简称“国别院”)是集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国际合作、智库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创新型学术机构和高端智库。国别院始终坚持高起点、国际......
培養更多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人才是全面深化新時代高等教育的內在議題,是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創新優化高等教育育人模式的時代需要,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人才對于推動高等教育的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四川師范大學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以下簡稱“國別院”)是集人才培養、學術研究、國際合作、智庫功能于一身的綜合性、創新型學術機構和高端智庫。國別院始終堅持高起點、國際化的視野,助力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人才。
一、打造培養環境
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人才對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國際地位提升具有重要的價值?;趪遗c區域發展的要求,高校應有針對性地打造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國別院重視社會資源的支持與參與,聯合眾多高校、研究機構協同配合,為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人才創造良好的環境。
推出“國際教育新變化的中國應對”系列學術沙龍,搭建國際學術研討平臺,匯集海內外優秀專家學者,圍繞國際教育治理的熱點難點問題展開深入的學術探討與互動交流。連續舉辦多屆韓國學學術研討會,邀請來自社科院、復旦大學、四川商投集團等十幾所高校及企業的學者進行交流,為師生提供向專家學習的機會。
與巴基斯坦信德大學、韓國慶熙大學等多所外國高校簽訂合作協議,開展國際合作研究、舉辦線上學術研討會,并出版多本英文論文集。先后到山東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進行調研學習,就團隊合作、人文交流研究等具體內容進行了極為深入的討論,確定進一步開展學術互訪、項目合作研究的目標。
營造良好文化軟環境。先后建立了四川省國際科技合作(日韓)研究院、國家“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東南亞研究中心、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備案中心——日韓研究院三個省部級科研平臺及校級科研機構——南亞人文研究中心,有效推動學校開創國際化辦學新征程,服務學校學科建設。
二、創新培養舉措
高校的核心職能是立德樹人。新時代青年人才的培養要有創新的舉措。國別院進一步解放思想,開創國際化辦學的新征程,以更加開放的思路與視野創新學生培養舉措,有效提升具有國際競爭力青年人才的培養質量。國別院充分利用平臺優勢,以更靈活的機制、更廣闊的視野提升國別研究水平,打造“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升級版,為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人才提供創新方案。
成立區域國別文化社,打造與全校師生聯系的紐帶,著力推進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等各項工作,提升師生的國際傳播能力。舉辦“電影賞析”等系列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加深青年對周邊區域國家文化的了解,助力學生提高文化素養、開拓國際視野。
編輯并發行《日本科學技術動態》《韓國科學技術動態》《南亞季報》《東南亞動態》等刊物,介紹日本、馬爾代夫、尼泊爾等國家的人文、政治新聞,引導學生們更多地關注周邊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及文化發展。
三、建設教師隊伍
人才培養的主抓手是教師,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青年人才,關鍵在于具有國際化價值的優秀教師隊伍。國別院始終將教師隊伍建設放在重要位置,注重團隊建設和頂尖人才培養,通過培養國際交流合作環境、拓展教師學習進修平臺等方式,著力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與能力,激發他們投身科研與教學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強化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青年人才的原動力。
重視優秀教學、科研人才的引進。加強科研隊伍建設,引進多名優秀博士和日韓專職科研人員。啟動“區域國別高端聚智計劃”,先后聘請上海圖書館等單位在國內外區域國別研究領域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為客座研究員、兼職研究員,提升國別科技信息研究能力,加強內涵建設。
鼓勵教師參加高質量的國際交流活動和各類學術教學活動。先后邀請北京大學等眾多高校的學者、教授舉辦不同主題的學術講座,不定期舉辦“科技信息研究范式與發展趨勢”等主題的專題交流會,立足區域國別,展望全球治理,有效拓展、創新青年科研人員的思路與視角。派員參加“2022泰國高等教育(成都)推廣會暨中泰國際教育交流會”“公共安全與全球治理國際學術研討會”等不同類型的交流研討,與國內外的專家學者進行互動交流,提升國際化思維與國際化視野。
(王冠蒽)